查看原文
其他

消费金融的尴尬:骗贷之风横行

2017-08-12 菲凡烽火台

所谓骗贷,指的是借款方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做法骗取信贷机构贷款的欺诈行为。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井喷,市场规模达数万亿,传统银行、产业系消费金融平台和P2P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入局。

然而几乎所有的借贷平台都遭遇过骗贷,虽然各家对逾期数据讳莫如深,但逾期率居高不下亦勿庸置疑,其间骗贷占比颇高,专业化组织化的欺诈骗贷行径已然是个暗疮,成了互金行业难以逃避的隐痛。


其中,团伙欺诈远远大于个人欺诈。现在的“黑产”链条中,欺诈已然成为一个产业,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个村子里面整个都是欺诈团伙。

因此,对从业机构来说,最重要的可能还不是成本,而是风险是否可控。就消费金融行业而言,平台与欺诈者之间的“猫鼠游戏”恐怕是一场持久战。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提高风控水平已成为主旋律。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推动下,部分领先的公司正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自动化决策取代以人为媒介的风控审批制度。


到头来,谁能把握最核心的优势,拥有自身核心的产品和强风控,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消费金融骗贷之风横行原因


一: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征信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基本上是以人行征信中心为主导,民营征信机构为补充的混合格局,截至2016年6月,央行征信中心覆盖人群8.8亿人,但其中有信贷纪录人群仅为3.8亿征信覆盖人群有限,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作为央行征信的补充,央行先后颁发了8块个人征信牌照,关乎商业利益,各机构信用数据自成孤岛,开放整合难度巨大。金融平台尽数接入则成本高企不堪重负。除此之外,社会对小额失信的惩戒力度仍然不够,个人违约成本较低,这让部分骗贷行为有机可乘,也是导致骗贷行径猖獗的根本原因。


二:行业竟争加剧

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方面看,随着行业监管政策清晰落地,小额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迅猛,进入此领域的金融平台越来越多,行业竟争加剧,抬高平台运营成本,在获客方面,平台获得一个有效借款用户的成本不低于300元,这让各家互金公司头疼不已。

而P2P网贷行业在当下仍普遍追求数据,希望迅速做大规模获取融资从而抢占市场,风控不到位或者激进放贷很是普遍,个别平台甚至主动通过降低风控审核来吸引借款人,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信贷金融公司面临的欺诈风险。

三:消费信贷理念尚不成熟

从借款人方面分析,当前的中国,人们对金钱的迷恋与崇尚,虽不言空前绝后,但也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巅峰。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虽说通过消费信贷提升生活品质无可指责,但借款人只图借款消费而无视还款能力的现象却值得担忧。欧美的消费信贷是建立在用户消费理念相对成熟的基础之上,而目前国内的消费者在这方面尚需培育。

此前被各媒体狂批的裸贷事件中,女大学生出镜成为主角,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将要成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群体纷纷中招,成为手法并不高明的犯罪目标。虽然出镜人数相对大学生总数占比很小。但是,中招人数动辄数以百计,就不能单纯的将其作为学生个人的问题来看待,这一现象折射出来的正是当前我国消费者在消费理念不成熟的现状。

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最让金融平台痛恨的专业化欺诈骗贷犯罪行为,则是与当前国内网络信息安全现状息息相关,此类犯罪行为大体都是从有组织成批量的获取用户信息数据开始的。

去年全球已曝光的数据泄漏事件高达1818起,数据泄漏记录总数超过了9.78亿条,数据泄漏已成为危害互联网安全的头号难题。长期从事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的十方卫士CEO孙治法对每日金融记者表示:当前绝大多数金融平台不具备对抗专业化网络安全攻击的防御能力,事实证明,各大互联网平台都曾出现过用户遭遇账户被盗的情况。

如何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也成为各平台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此,宜贷网首席风控官伍鹏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除了在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三方面加大投入之外,还需要相关部门针对网络安全领域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场景和技术助消费金融突围

在消费金融领域若想成功突围,场景和技术都不可或缺。未来,在场景基础上,加入技术以及全生命周期运营,平台才能结出不凡的果实。

场景对消费金融而言,其价值在于引流。购买行为与场景结合,具备针对性强、指向性明显的特点,便于精准获客。截至目前,主流的消费金融场景分别包括电商、汽车、旅游、医疗美容以及教育消费金融等。其中,仅医美消费金融一个细分行业,业内预计其规模到2020年将会达到2620亿元。


而技术则应用于变化的场景之下,以提高整体风控力和运营力。在新的场景之下,如何运用新的技术去做好风控。


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用户群体,尽管长尾市场用户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带来更大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定价的挑战,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运用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多渠道数据获取、高效数据流转与自动化决策。比如,通过运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画像、精准营销、运用自动技术、自动实施。

过去,消费分期的风控有诸多技术壁垒,尤其是消费分期需要大量用户和海量数据资源的支持。如今,科技进步降低了业务壁垒,提高了风控精准度,技术正在成为消费分期腾飞的“翅膀”。未来,拥有大量数据资源,具备大数据风控能力将会成为消费分期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华金证券分析师谭志勇亦认为,从海外消费金融的经验来看,Capital One 能够从一家小银行发展成消费金融的巨头,其优势就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研究防控风险。


在竞争趋于同质化的市场,同一派别的消费金融公司其资金来源、资金成本几近一致,因此竞争的差异化就体现在各个公司的风控水平上。


 ◆ ◆

综合互金咖整理

文章不代表菲凡烽火台立场,仅供读者阅读


微信推送太少,下个App更及时

照亮风险、远离金融骗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